8月中旬以來,生豬現貨價格持續震蕩下跌。近日盤面雖然有所反彈,但現貨市場并未跟隨,盤面沖高回落至15000~15500元/噸震蕩區間。原因在于,一方面集團出欄壓力大、降重出欄,另一方面需求表現疲軟。
短期來看,生豬供大于求格局不變。肥標價差走弱,下旬散戶大豬有出欄預期,同時出欄體重反復也暗示庫存充裕,疊加下游需求未有明顯增量,預計豬價延續震蕩下跌趨勢,盤面繼續逢反彈布局空單,年底價格將向成本線逐步靠攏。
產能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為4062萬頭,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萬頭,且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10月份鋼聯樣本能繁存欄為517.66萬頭,同比下降0.6%;涌益樣本能繁存欄為110.05萬頭,同比增加4.5%,利潤驅動產能持續恢復,預計明年上半年豬價走弱。
供給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生豬存欄為42694萬頭,同比下降3.47%,預計四季度出欄在1.9億頭以上。結合涌益生豬體重看,近兩個月出欄均重為126.02公斤,同比高2.7%,因此我們測算四季度豬肉供給量將達到1500萬噸,總供給有保障且充足。另外,從農業農村部仔豬出生量和中大豬存欄量看,四季度生豬出欄量逐月遞增,且能夠匹配往年季節性屠宰增量。因此,市場供給充裕,豬價能否階段性走強關鍵還看需求增量。
據了解,10月份中大豬存欄環比增長1.5%,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今年5—7月規模場新生健仔豬環比分別增長1%、6%、2%。農業農村部8—9月仔豬數連續高于4100萬頭且高于同期水平,一般仔豬對應5—6個月后生豬出欄,因此明年一季度之前生豬月度出欄量逐月增加,尤其是春節后出欄壓力較大,企業將前置到春節前出欄。此外,10月協會育肥料環比繼續增加5%,同比接近持平;10月鋼聯和涌益育肥料外銷量環比分別增加0.67%、6.3%,總體豬飼料需求表現較好。
需求方面,國內需求疲軟。2024年1—10月餐飲業收入44366.6億元,同比增長5.88%,但增幅依舊低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總體可以看出,需求雖有恢復但仍表現相對疲軟。此外,10月以來,屠宰增量有限,終端需求表現一般,難以對毛豬價格形成正反饋。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全國19家生豬上市企業總出欄量為1432.1萬頭,環比增加14.62%,同比增加12.48%,存在超量完成計劃的情況,但11月份大型規模企業出欄計劃仍不減,且日均仍環比增3%~5%。據統計,11月陜西集團日均出欄量為13851.8頭,環比增加28.33%,出欄增量仍比較明顯,在二育減弱和旺季需求仍未兌現情況下,豬價表現持續疲軟。由于飼料原料成本不斷下跌和生產效率提升,生豬養殖成本下降,大多數企業養殖成本降至13.5~14.8元/公斤,因此當前企業和散戶仍有不錯養殖利潤,但隨著供給兌現,未來豬價將向成本線靠攏。
綜上所述,生豬供給大于需求,年底豬肉供給充裕且存在過剩的可能,豬價將延續震蕩下行趨勢。短期北方大降溫,市場對腌臘旺季需求存在預期,期望終端需求帶動豬價階段性反彈,但關鍵在于需求增量能否達到預期。中長期來看,前期生豬產能增長將在供給端持續得到兌現,對豬價形成壓制。(作者單位:創元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