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生豬養殖行業景氣度迎來反轉,企業盈利開始回升,尤其是二季度之后。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均價從最低13.55元/公斤一度上漲至最高20元/公斤。
而從各大上市豬企披露的半年業績預告也可以看到,多家公司已經實現扭虧為盈。隨著豬價持續回升,部分受損企業也開始增量配種,但山東是個例外。
Part.1
豬企陸續退出山東
山東作為生豬養殖大省,在過去一直都是各大巨頭爭搶的戰略要地,而自2020年底之后,山東就漸漸成了巨頭們沉重的包袱。
新希望曾公開表示,公司過去在山東等地的豬場投資較多,但自20年底之后,公司在這些區域的養殖成本整體偏高,不得不對這些區域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的產能做清退。

而深陷資金壓力的天邦食品在產能清退方面則更加快速。天邦曾多次公開表示,公司計劃采取關停等方式清退山東區域育肥產能,僅僅保留少量育肥場產能及適量母豬產能。

此外,還有從山東區域徹底退出的傲農生物,一年減產2萬頭母豬的本土企業龍大美食等。
Part.2
員工們不知所從
本土的企業不斷減產,外來的企業陸續退出,還留下了一批不知所從的員工們。
曾就職于某豬企在山東某地的租賃場場長陳新(化名)告訴小編,他最近剛從企業離職。
“目前多家養豬企業退出山東,我也是不堪壓力選擇離職,但是出來之后好像也沒有更合適的工作,現在很苦惱。”
陳新告訴小編,自己是2023年入職的,一直做租賃場場長,最高時負責過萬頭育肥場線。今年公司陸續對山東區域產能進行處理,自育肥轉給別的集團企業,而他所在的租賃場到期之后也要請退掉,場里員工也要轉移到別的地方。
對于未知安排,陳新很忐忑。他說他現在的工作量大,工資還降了,“6級職稱,平均每個月只有6000左右。”
據小編了解,陳新所在的集團其他區域的豬場員工待遇或多或少都降了,或許接受安排去別的地方也不會更好。最終,不愿意離開山東的陳新離職了。
事實上,陳新只是那些離開山東的大豬企員工的一個縮影。在公司做決定的時候,員工們就已經面臨是去是留,或是可能降低待遇的選擇了,很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