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2024下半年豬價不悲觀!王祖力:當前正處于新一輪豬周期上行期

發布時間:2024-07-04 17:43    作者:陳有柏    來源:新牧網    查看: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豬價格行情始終牽動著每一位從業者的心弦。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微妙調整、政策導向的明確以及季節性消費變化的逐步顯現,豬價行情正步入一個值得密切留意的關鍵時期。2024上半年行情有什么波動特征,下半年豬價走勢究竟如何,什么時候能達到高點?本次農財直播由安佑科技新品——七彩奶豆特約,邀請到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來深度解析2024下半年行情。
    第六輪豬周期已結束,第七輪豬周期已來臨

    王祖力指出,2022年上半年,豬價一度跌到很低的價位水平,10元/公斤左右。那段時間整個市場是極度的悲觀,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就在業內即將對未來沒有任何一點信心的時候,豬價在2022年的4月份開始一路快速的上漲。

    很多人認為這輪不算一輪周期,因為其表現跟歷史上周期的表現不一樣,所謂的豬周期,就是豬價從低迷期-復蘇-繁榮-衰退-低迷蕭條的過程,這就是一個周期性的波動過程,只是說表現形態跟歷史上的周期不太一樣。

    今年3月份豬價又開始新一輪的上漲,這可以定義為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所謂的第七輪周期。第六輪豬周期已經結束了,豬價漲又跌,跟歷史上的周期過程是一樣的,都是豬價明顯上漲之后又跌回來,整個過程是一個完整的周期性表現。所以從3月份以來其實已經進入到了第七輪周期的上行周期的過程中。

    產能的周期性變動導致價格的周期性波動

    王祖力表示,豬周期背后核心的驅動邏輯,其實都是產能的周期性變動所帶來的價格的周期性的波動。前期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產能去化幅度非常大,然后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產能開始恢復,連續恢復接近兩年的時間,讓產能恢復到一個正常水平。隨著產能恢復,養豬又開始出現虧損,2021年下半年養豬就開始進入到虧損狀態,然后行業開始去產能。這一輪去產能持續了10個月,從2021年6月的4,564萬一直去到2022年4月份的4,177萬,累計的去化幅度是達到了8.5%。

    可見這一輪是產能的周期性變動所帶來的2022年下半年的豬價的周期性的上漲,因為產能去了8.5%,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帶來了2022年下半年豬價的上漲。

    2023年全年豬價低迷是產能過剩導致

    2023年豬價一直處于相對比較低迷的狀態,也是因為從2022年5月份起,產能又開始恢復和增長,到年底增到了4,390萬頭,增幅是5.1%,產能又進入到過剩的狀態。

    農業農村部2021年對外發布全國生豬產能的正常保有量是4,100萬,但是2022年年底增到了4,390萬頭,遠遠高于4,1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水平,所以這是一個過剩的狀態,導致了2023全年行情處在相對比較低迷的狀態。

    今年3月份最新版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出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正常保有量,從2021年的4,100萬頭調減到了3,900萬頭,并說明綠色合理區間是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92%-105%,即3588-4095萬頭。近期公布的今年5月份的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3,996萬頭,這是處在一個綠色合理區間。從業人員都能夠獲取到這樣的一些信息,調整產能目標和方向就更明確了。
    生豬行業未來可能進入微利時代

    王祖力認為,只要沒有出現一些外部的不可控因素的影響,產能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處在綠色合理區間,產能沒有大幅度的去化和增加,價格波動的幅度也就不會那么大。

    目前行業內卷特征明顯,養殖場戶去產能愿意弱,最終帶來的結果是產能去不動,產能長期處在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很難獲得很好的利潤,很難會迎來暴利期,行業可能未來會進入到一個微利的時代。

    當前依然處在豬價上漲的過程中

    對于2024下半年行情展望,根據當前周期位置研判,其研判邏輯是產能周期決定價格周期,產能去化最終會帶來價格上漲,產能恢復增長會帶來價格的下跌。產能增長最終會帶來供應量增長,供應量增長會帶來價格下跌,這是它們之間影響的邏輯。

    現在行業處于豬周期中上行周期的過程,這一輪周期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七輪周期。產能的相對低點,理論上對應的是價格的相對高點,按照過去的對應關系,可以研判接下來行情的走勢。

    從去年年初開始產能的去化,到目前為止,4月份是3,986萬頭,5月份是3,996萬頭,總體上講,最近這幾個月產能是處在一個相對低點的位置。理論來講對應未來價格會有一個相對高點的位置,接下來價格的趨勢應該是向上的。
    
    2024年4、5月份市場的價格已經開始在趨勢性地往上漲,未來應該依然是趨勢向上的一個過程。根據產能去化的趨勢研判,下半年價格高點會比5、6月份更高一些。現在依然是處在產能去化效果兌現的過程,產能去化會帶來供應量的下降,這對應的就是價格會趨勢性的上漲。現在依然處在價格上漲的過程中。

    基本面主導,情緒助推,下半年行情大跌風險不大

    很多人認為3月份以來的趨勢性上漲行情是市場情緒主導的,如果是情緒主導的,后面很有可能會再次出現類似于2022年底那樣的行情崩塌的情況。王祖力認為,這波價格的上漲是基本面主導,情緒只是起到助推的作用,也就是說3月份以來,這一波豬價的上漲更多的其實是供需基本面的改善,供需關系的改善所帶來的價格的上漲。產能前面一直在去,最終一定帶來出欄減少,供應縮量,出欄減少,供應縮量最終一定會帶來價格上漲,所以這一波價格上漲,主要還是供需基本面的改善所帶來的價格的上漲。

    當然依然也是有情緒性因素的影響,情緒會讓價格出現階段性的超漲,但是超漲之后會有理性的回調。從每公斤13元漲到每公斤17-18元,個人認為是基本面的支撐,漲到19-20元,可能有市場情緒的泡沫在里面。

    這種基本面改善所帶來的價格的上漲,它的支撐力是很強的。所以接下來豬價不太會有大跌的風險。壓欄和二次育肥對豬價也形成了支撐,但是我們觀察到,其實豬價到每公斤19-20元時,很多的壓欄和二育的,已經有恐高的情緒,也不太敢再入手,情緒并沒有特別強。所以這對豬價上漲的貢獻,不是起主導的作用,只是起到助推的作用,豬價出現大跌的風險不大。

    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情緒好轉但謹慎,體重上升但幅度不大

    從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宰后均重數據看,3、4月份以來體重確實是在增長,但這并不說明市場情緒是比較極端的,更多的是一種季節性和恢復性的體重增長。總體上處在一個正常范圍之內,這樣的話豬價接下來就不太會大跌。

    在進口肉方面,前5個月進口量跟去年的前幾個月相比已經下降了很多,所以進口對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不會很大。包括凍肉也一樣,今年上半年并沒有太多的入庫,凍肉的庫存現在是不高的。

    在供應方面,今年的前5個月跟去年相比較,同比已經開始下降。在入庫需求少、沒有極端的壓欄,也沒有大量二育入場的情況下,豬價就是兌現產能去化的效果,供應縮量價格上漲,這都是正常的市場表現。所以說趨勢已非常明確,對于下半年大方向豬價中樞應該依然還是向上的。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本輪上漲的強度理論上不會太弱

    業內很多人依然會關心接下來豬價到底能漲到一個多高的水平。判斷價格的高度,核心要看產能去化的幅度。產能去化的深度比較深,價格上漲的幅度才能比較大。產能如果去化的深度比較淺,價格上漲的幅度可能也就不會太大了。

    從2023年1月開始,產能開始去化,到2024年4月,產能從4,390萬頭降到了3,986萬頭,累計下降了9.2%。可以對比產能去化幅度帶來價格上漲的高度的歷史上的經驗。可比性比較強的就是2022年那一波行情,當時產能從4,564萬頭降到4,177萬頭,降到去化的幅度是8.5%。通過對比之后,發現現在產能是更低的,產能去化的幅度跟那一輪相比較也是更大的。也就是說,如果生產效率、消費需求和市場情緒等其他所有的外部因素,假設都不變的情況下,理論上來講,這一輪價格上漲的強度要比2022年那波價格上漲的強度要強。

    在上一波的產能去化中,2021年7月-2022年4月,十個月累計去化8.5%,所帶來的效果是對應價格上漲108.8%(生產效率提升)。在2022年5月-2023年2月,平均價格是20.22元。2023年以來產能累計去化已超過9%,比上一波幅度是更大的,理論上來講對應的價格上漲的強度應該是要更強一些。假設其他所有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6月份的平均價格每公斤已經超過18元,6月份包括生豬、豬肉、仔豬的價格都出現特別明顯的上漲,這個趨勢性上漲的行情已經非常明確。
    當然,我們測定周期強度的假設前提依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近兩年能繁母豬生產效率是否有大幅度提升,豬肉消費需求是否有明顯變化,市場情緒是否可以保持穩定,依然需要我們適時做出理性評估,并相應地修正我們對后市的預期。

    互動問答環節

    在本次直播過程中,有不少在線觀眾對于講課內容較有興趣,并紛紛在留言區提問題咨詢,主持人挑選出幾道代表性的問題來提問。

    問:下半年會有中秋節、國慶節,您認為節日對于豬價行情有什么影響,是否會在節日期間迎來較大漲幅?

    王祖力:個人認為今年豬價的波動可能會表現出來比較典型的季節性的波動的特征。下半年的中秋、國慶,根據以往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中秋、國慶之前豬價都會有一波相對比較明顯的上漲,今年應該也不會例外。當然這個前提依然還是看到的現象,現在業內壓欄并沒有很嚴重,包括二次育肥的量也并沒有很大,尤其是豬價到每公斤19、20的時候,很多人已經不太敢去賭行情,已經認賣了,覺得這個價格已經可以了。這實際上是在順勢出欄的,在這種情況下,中秋、國慶季節性的消費旺季,對豬價的拉動作用依然還會表現出來。

    問:您預測2024下半年豬價最高能達到多少?將在什么時候達到?

    王祖力:這個結論其實很難給出來,即使給出來一個結論,可能會對市場帶來誤導。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預期8月份價格有可能會出現每公斤22元的行情,會不會有很多人從現在7月份就開始壓欄惜售,都把豬留到8月份賣,這樣的一致性預期會導致近期價格就開始異常上漲,8月份反而會因為大家集中出欄出現下跌。所以判斷什么時間節點會出現高點,會很容易誤導行業。今年的市場情緒,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跟前兩年相比要謹慎得多。這種情況若能夠持續下去,可能冬至前后、春節前出現更高一點的市場行情的概率要大一些,但這個前提依然是行業保持謹慎的情緒,不要過多的壓欄,也不要有大量的二育來干擾市場的行情。

    問:全球經濟形勢、貿易政策等因素是否會影響豬價走勢?進口肉類是否會對國內生豬市場帶來沖擊?

    王祖力:自2024年6月17日起,中國商務部已經對原產于歐盟的豬肉及豬副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歐盟的豬肉價格其實也相對高了,還有現在市場上的表現,所有的這些外部因素,對國內現在的市場供需關系而言,應該都是利好的表現。接下來比如說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被證實,確實是有傾銷的這么一個事實的話,可能我們要對歐盟加征關稅,到時可能國內貿易商從歐盟進口,成本可能會更高,沒什么利潤空間,國內會進一步減少從歐盟進口的量,這樣國內市場供需關系可能會表現得更好一些。在進口肉方面,今年前5個月進口量跟去年的前幾個月相比已經下降了很多,接近50%,所以進口肉對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不會很大。

    問:針對今年行情變化,能否給予一些建議給養殖戶?

    王祖力:有三點建議,一是行情已經明顯的好轉,手里有豬才是王道。要把病要防好,確保豬群的健康,不要在養殖環節出問題。二是不要極端地去賭某一個時間點的行情。很多養殖場戶本來豬已經很大了,但就是不賣,非得等到某一個時間節點。其實這是非常不提倡的,我覺得還是要順勢出欄。價格上漲時,適度地把體重往上增一增,這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要極端的去賭行情。三是建議養豬人保持產能的穩定。官方對外發布現在全國的產能是處在合理水平,雖然行情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上漲,建議不要說價格一漲,馬上就開始去大量地上產能,去補母豬,去賭未來價格能夠繼續漲。因為現在大量上產能,未來會帶來生豬產能過剩,可能商品豬的出欄就要到明年的上半年,到時可能豬價會有下跌的風險。

    問:四川、天津等不少地區在鼓勵生豬養殖,政策推動下,母豬存欄是否會較快增加?對于明年豬價,您怎么看?

    王祖力:如果接下來行情一直表現還不錯,業內會不會又開始去像前幾年那樣瘋狂地上產能,很多人會擔心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應該不會出現。因為現在行業對下半年包括對明年的預期總體是比較謹慎的,對未來預期并沒有特別的高,很多人也不太會因為預期很好而去補產能,去賭未來的行情。

    連續一年多時間的虧損,讓很多的養殖場現金流資金的壓力比較大,一些集團企業負債率都還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緩一緩壓力,然后去修復一下資產負債表。

    業內補母豬的意愿至少從目前的數據上來看并沒有特別強,可能補仔豬的動力要強一點,但是補母豬其實并沒有太多。從市場預期、現金流資金鏈的角度來講,總體上下半年產能應該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總體的表現應該就不會太差,因為現在產能量級是處在綠色合理區間的,只要處在綠色合理區間,就能夠確保行業接下來的這一年,也就是2025年,依然能夠獲得正常的盈利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