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病和行情的夾擊下,養豬企業核心工作圍繞降低成本、合理管控現金流而展開,以期在牌桌上還有一席之地。據新豬派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能繁母豬超過1萬頭的企業共計118家,相較于2022年的120家減少2家。能繁母豬共計1155萬頭,占全國的28%。不僅是萬頭豬企數量減少,能繁母豬總數也較2022年的1176萬頭下降2%。
占全國總量28%
萬頭豬企能繁母豬共計1155萬頭
根據新豬派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擁有1萬頭以上能繁母豬的企業共計118家,較2022年底減少2家。企業數量減少的同時,萬頭豬企能繁母豬共計1155萬頭,亦較2022年底的1176萬頭下降2%,占全國總量的28%。


頭部豬企中牧原、溫氏資金儲備相對充裕,養豬成本控制亦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兩家企業2023年能繁母豬數量增長都在10%以上,分別以313萬頭、157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山東萬頭豬企僅剩2家
根據新豬派調研,萬頭豬企主要集中在廣東、四川、廣西、福建、江西等南方。養豬規模化程度高的廣東有著數量最多的萬頭豬企,多達24家。山東變化最大,不僅承受著豬價低迷帶來的資金周轉壓力,還要在秋冬季里飽受非瘟病毒的侵襲,被迫快速減欄母豬,萬頭豬企數量從2022年的6家減少至2023年的2家。

萬頭豬企產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近三分之一不足60%
眾所周知,產能利用率低直接推高企業養殖成本,大量閑置資產除了資金占有費高外,生產設備的運維費用隨之升高。據新豬派統計,截至2023年底,118家萬頭豬企能繁母豬產能利用率平均值為67%。產能利用率超過80%的豬企為38家約占32%,主要為能繁母豬在5萬頭以下的豬企。

10萬頭以上豬企共23家
合計能繁母豬921萬頭
根據新豬派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TOP20豬企能繁母豬共計921萬頭,占全國總量的22%。能繁母豬超過10萬頭的企業維持在23家。


合計能繁母豬122萬頭

合計能繁母豬141萬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