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希望發布公告稱,擬轉讓旗下山東中新食品、德陽新希望六和食品兩家公司股權,兩份交易涉及金額共計42億。

熟悉新希望的朋友都知道,2022年至今,新希望一直在做減法,想方設法度過寒冬。
01/
總負債逼近千億!
賣股權、收戰線、盤活現金流
成立至今,新希望集團度過了不平凡的四十年,也一度助力董事長劉永好登頂中國首富之位。但如今,面對超長的豬周期底部,新希望需要挺過寒冬。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凈虧損38.58億元,同比下降42.52%。截至今年9月末,新希望總負債高達969.97億元,較2019年增長3倍多。
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0年末的53.06%攀升至三季末的72.76%,為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而其總負債中,短期借款和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兩項分別為180億和45.32億,合計為225.32億。但同期,新希望賬面資金僅有115.97億元。
新希望壓力山大之下,開啟自救之路。
出售川渝地區18個在建和已投產的養殖場,回籠資金22.43億元。
旗下山東新希望至少從30家子公司的股東行列中退出。
發布70多億的巨額定增。
完成41個租賃場的退租。
........
02/
聚焦養豬主業,管理向內
三個人做五個人的事,拿四個人的工資
在一些投資者眼中,新希望被冠以“新絕望”的名號。但在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看來,新希望不僅不會倒、不躺平、不焦慮,還能活到120歲!(推薦閱讀:新希望核心管理層主動降薪,養豬團隊精簡至2.7萬人!劉永好:新希望不會倒、不躺平、也不焦慮)
在日前的2023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劉永好表示,新希望船大家底厚,在風浪中,應變的工具箱更多,多年積累的家當隨便拿出一塊來都是寶貝,比如育種體系、食品板塊、地產板塊等。
這些都是新希望應對周期的底氣和寶貝。
但盡管家底厚寶貝多,當前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困難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這個節骨眼下到底做什么選擇,對大家都是考驗。
對于新希望來說,當下捏緊拳頭聚焦飼料和養豬主業是其選擇。養豬業務上,在盤活閑置資產的同時,進行組織管理體系變革。

(圖源:新希望投資者關系記錄表2023.12.17)
例如,推進適應新希望戰略發展的人員優化和費用管控措施。一方面精簡養豬團隊,對在職員工的薪酬激勵和考核方面高度與業績掛鉤,三個人做五個人的事,拿四個人的工資。
另一方面,在“六費”管控上下大功夫,通過數字化手段來精管理、降費用、優管理、提績效。
在劉永好看來,順風順水的時候有些改革很難做,但低谷相對比較容易。周期性的行業有底部的困難期,一定也有頂部的收獲期。在底部,煥新變革的腳步不能停,變壓力為動力,練好內功,迎接周期頂部的到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兒了。有問題找小編,小編隨時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