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親手帶出來的徒弟頂替,是個什么體驗?
老李在一家豬企苦干7年,從飼養員做起一路過關斬將,才當上了片區分場長。本想著多培養人為下一步晉升做準備,而且教會徒弟自己也能輕松不少,便帶出了兩個徒弟,手把手將自己的經驗、心得傳授給他們。
2021年初,公司受大環境影響,實行自下而上的人員優化。老李念著自己資歷老、有技術有業績,怎么著裁員名單上也不會有他。不曾想,他失策了。
被其中一個徒弟頂替了崗位,他拿著n+1的補償金,卡在尷尬的年齡被迫找尋新機會。
小劉就遇到了藏著掖著的師傅。
2015年,他入職廣東某巨頭旗下合作的種豬場,剛進場時他對養豬沒有具體概念,想通過觀察老師傅們的操作學習技術,卻常被各種理由支走,飯后想討論問題也常被轉移話題,就連母豬接產、保健都不給他看……一直給他安排臟累的活,所以他有沖不完的豬欄,搞不完的衛生……
場內摸爬滾打幾年后,他回村創業養豬,聽同鄉說起村里的老獸醫,來給豬打針連瓶子都帶走,要么撕下標簽,神神秘秘,技術話題在人家那里是敏感詞。
可能有人反駁,藏著掖著不一定是留一手,也可能是本人也不清楚。
育肥主管小凱介紹,場內待了5年,他覺得一線生產的知識理解起來不難,也藏不了,畢竟信息時代,你不教,別人也有渠道學。但遇到提問生產數據分析、育種、成本預算,人效預算等,他自己都不精通,又如何能傳授給徒弟呢?
可能會造成“不愿意教”的錯覺,但沒有人什么都懂,可能你平常接觸到的人,能力也有限。
有人沒遇見能力強的師傅,而有人卻被所謂的“好師傅”干掉。
小俞剛畢業時入職新場,遇到了一位元老級員工“好師傅”。或許因為他吃苦好學,得到了場長“好師傅”的青睞,對方一路走來耐心指導他,聚餐時,也是各種夸贊他,不到半年小俞便升了工段長。
正當他對未來充滿希望時,師傅卻說,他還年輕,還得多學習才能勝任,便把他降了下來。未曾想,降職后還碰上被針對,離譜的績效分配,不給休假等,逼得他最后走人。離職后,小俞才后知后覺自己可能成了新場“人員磨合、流程磨合”的炮灰,果然好手段!
即便師傅愿意真心教,也要看人是否真心學。
王剛被領導安排帶一位大學生親戚,他自嘲就跟帶“大爺”一樣:煙沒一根,酒沒一杯,無共同愛好,對方還一副傲嬌的模樣。更可氣的是,有時對方話里話外還瞧不起低學歷的人,從沒聽過對方喊過一聲師傅,剛來啥都不懂,工資卻和自己差不多。
接下這份苦差,看在帶新人加300元工資的份上,王剛會教,但也提不起興致,做事會讓對方圍觀,至于學多少就看對方的本事了。
畜牧場內論師徒,早已不是新鮮事。可越常見,越容易暗藏弊端,難道場內師徒真的只剩“弱肉強食”了嗎?歡迎在看的你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