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豬產品作為“菜籃子”重要產品之一,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
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十四五”期間,以正常年份全國豬肉產量在5500萬噸時的生產數據為參照,設定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即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萬頭。保持能繁母豬存欄量在保有量的合理區間波動,防止豬價大幅波動。
2、穩定生豬基礎產能另一方面還需要調控生豬規模養殖產能,穩定規模豬場存量。
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納入全國生豬養殖場系統備案,各地要保持規模豬場(戶)數量總體穩定確保生豬產能總體穩定。目前大型企業比例仍在增加,未來這種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會成為行業主要發展趨勢,前提我們需要保證規模場存量,但也不可忽視中小散的力量。
對于2022年生豬市場來說,穩定基礎生豬產能,防止豬價大幅波動。目前對于規模企業來說建議優化母豬結構,把低效能母豬群換掉,調整存欄結構不管是規模企業還是中小散戶,此時不再追求種群數量,而是要把種豬群換成健康的豬群,降本增效,提高種群質量,最重要一個因素不能放松生物安全防控,防止疫病對種群帶來的影響,也防止生豬價格過度變化帶來的傷害。對于未來生豬市場,還是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鼓勵規模化養殖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散戶的發展。
目前仍然處于豬周期下行階段,樂觀點來看,從能繁母豬的數據來看去年7月份首次下跌,預計2022年二季度后豬價才會略有好轉。但前提我們不可忽視的一點,在去年9月份之后散戶去化的速度或超預期,在豬價拐點出現時豬價上漲預期或偏高。